29期
首頁 > 29期
4.受污名的性別、性別化的污名:從台灣「不孕」男女處境分析污名的性別政治
2018-08-20
主題 Subject 臺灣社會學刊
標題 Title
English abstract
受污名的性別、性別化的污名:從台灣「不孕」男女處境分析污名的性別政治
描述 Description 關鍵詞:污名、不孕、性別、人工協助生殖科技、資訊控制、Stigma、Infertility、Gender、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Information Control
摘要:本文以台灣不孕男女處境為例,探究污名的性別政治。本文藉由加入分析男性不孕的社會處境,企圖擺脫「污名化的性別等同於女性」這樣分析角度的侷限,強調「性別化的污名」的研究路數,從「性別化的身體」、「性別化的污名管理」、與「親密關係作為保護綱的性別化」這三個影響污名經驗的重要關鍵,來解釋性別關係如何形塑污名處境。就不孕的身體而言,女性擔任懷孕勞動的生物性,的確促使無子女性成為社會規範的聚焦點,但是本文強調,社會對於男女能孕身體存在著不同的評價,再加上不孕檢查的制度設計,使得女體遠比男體更容易受到質疑。男性藉由女性配偶提供了掩藏的資源,再加上能避免上醫院進行助孕科技的實施,都使得不孕男性得以免除公然受窘的可能性,但也是得能孕的女性伴侶污名上身。女性由於在家庭制度中往往以母職為重,親近的親屬網絡更加重了生殖管束力,在醫療體系中又成為不孕「治療」的主要對象,而在經濟體系中也較難以高報酬高聲望的工作作為主要的自我認同,因此較難逃脫因為不孕/無子所遭到的貶抑。我們看見高學歷的專業女性,處於夫妻平權的小家庭,較有資本抵抗不孕污名。在使用助孕科技來矯正不孕狀態成為「本份」之後,女體也因為助孕科技的性質,以及處理污名的社會壓力,得接受較多的侵入性醫療措施。但是男體的持續生殖力,也讓我們看見男性較女性來得恆久的生子壓力—雖然這個壓力往往要藉由女體來完成。本文強調,將污名概念性別化,更能完整理解污名經驗的來源、過程與衝擊。
頁次:127-179
形式 Form 文字、單期
來源 Origin 臺灣社會學刊
關聯 Relation 是…的一部份:台灣社會學刊第29期
英文摘要 abstract 地點:臺灣
創作者 Creator 吳嘉苓
出版者 Publisher 臺灣社會學會
貢獻者 Contributor 數位典藏計畫執行單位:「擁抱社會的軌跡:台灣社會學會學術傳承與社群」計畫
權利 Right 已授權 
日期 Date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格式 Format pdf檔
識別碼 Code 檔名:tsa-tj-029_20021200_0004-0000-p.pdf
語言 Language 中文
數位檔連結 Download tsa-tj-029_20021200_0004-0000-p.pdf )
華藝線上圖書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