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首頁 > 碩博士歷年 > 2007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紀駿傑 碩士 國立東華大學 金尚德 知識、權力、部落地圖:「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社會學解析 已授權
描述
關鍵字:後殖民、異化、集體記憶、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族群認同、部落地圖目次: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文獻回顧、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四章 「太魯閣」:一個身份認同與地域空間的知識符號、第五章 社會建構下的歷史記憶與空間意識、第六章 喧嘩擾攘的「巴別塔」、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摘要:當後殖民時代來臨,歷經了歷史與環境的改變,使得東部Sedeq人的族群認同發生了劇烈變化。但族群成員中的Truku族群菁英在自我認同「覺醒」的號召下、主導了解構殖民知識而重新建構自主論述;使得運動的結果限縮成為Truku族群中心主義,並促成了「太魯閣族」的成立。其後而來的部落地圖運動的特殊性,其根源就在於「認同」意識型態衝突;即由誰來合法宣稱傳統領域? Truku菁英們不但接收了前次以祛殖民/名為號召的「正名運動」所累積之政治能量,也在部落地圖運動的議題再次延伸此一意識型態。在這個作為描繪「族群邊界」的重要場域中,重演了與正名運動如出一轍如的操弄過程與排除戲碼。更進一步的,在既得資源與論述地位皆居優勢的環境之下,族群菁英們轉而對內覬覦著階級的利益,進而引發出了內部的競奪與衝突。本文指出當前台灣部落地圖「運動」的根本謬誤就在於「由上而下」式的運動方向,在地方尚未凝聚成為共識之前,國家政權驟然以龐大的資源利益下放,造成部落內政治勢力的爭相競奪。隨著資源的終止與撤出,運動本身在沒有「根」植於地的基礎之下,亦隨之快速的傾覆頹敗。在謬誤的認識論與政策的兌現壓力之下,國家政權將原本屬於原住民族群文化復振的部落地圖運動,設計成為採購法之下的「標案」;而在標案的「分工」與「專業化」設計中,原本鑲嵌一體的部落與知識;調和一致的人與生產過程、人與產品的關係被淬離,而導致異化的條件出現;太魯閣地區的部落地圖運動更在族群菁英的意識型態操弄與階級利益追求、以及整個部落社會對於運動的陌生與冷淡態度之下,疏離了部落生產者連結運動與親近傳統文化的參與機會,而使得太魯閣「部落地圖」終於成為「部落」與「地圖」的疏離方向與異化現象。
論文頁數:175
數位檔連結 ( tsa-th-000_20070000_0010-0000-p.pdf )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蕭阿勤
吳介民
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 葉春嬌 敘事與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轉折──1994~2004年報紙讀者投書的分析 已授權
描述
關鍵詞:敘事、認同轉折、國族認同、普遍模式、報紙讀者投書、民眾目次: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台灣意識的歷史發展、第三章 民眾與精英的國族認同轉折故事、第四章 國族認同轉折故事的普遍模式--敘事性與時代性、第五章 結論、參考書目摘要:自從1980年代黨外點燃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對抗國民黨的中國認同以來,國族認同問題發展至今已成為台灣社會涵蓋面最廣、對立程度最為激烈的社會矛盾。在二、三十年來國族議題越發沸騰的過程中,民眾認同意識的升高與參與程度的擴大,意味著大眾逐漸有能力進入參與國族論述的建構,而認同轉折經驗已是當代台灣民眾重要的經驗之一。本研究從1994年到2004年的《自由時報》與《聯合報》讀者投書版中一般民眾的投書,以及政治文化菁英的個人著述中,找到34篇民眾與7位菁英自中國認同轉向台灣意識認同的轉折故事。透過敘事認同觀點的分析,筆者發現民眾與菁英的國族認同轉折故事具有共通的普遍模式,代表他們不僅有相似的認同轉折經驗,而他們理解這個轉折經驗的方式,也在劇情脈絡、情感演變與道德價值上形成一個共通的敘事整體架構。敘述者經由反思過去的生命經驗,同時藉著國族歷史敘事的中介串連,而發展對「台灣」的強烈認同,個人與國族的故事於此交互融合在一起。本研究進一步將台灣意識者的轉折經驗與外獨會成員的經驗對照比較,發現本文研究的轉折故事有特定的省籍性質,也確認了省籍因素具有影響人們國族認同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亦比較菁英與民眾故事中「轉折發生」與「故事出現」的時間分佈,則發現認同轉折故事的普遍模式,是晚近三十年來台灣意識者共有的體驗和共享的認知架構。由此可以推論八0年代菁英建構的國族敘事模式在九0年代廣泛流布至民眾之間,凸顯了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階段性質。本研究以敘事認同理論分析人們的國族認同轉折經驗,嘗試突破社會學傳統理解「認同」的困境,指出認同並非由人的社會屬性單向決定,而是個人融會內外在的各種資源,持續反身性地說自我的故事而推展出來的。因此敘事認同概念所理解下的台灣國族困境,便是雙方陣營兩套歷史敘事嚴重對峙、以及其中道德立場的衝突,著眼於人們的敘事是理解各種國族議題所帶來的紛爭的重要途徑。若欲緩和當前國族認同嚴重對立與國家體制的運作危機,本研究認為可行的方法是積極實踐那些可能促進敘事轉變與認同轉折的因素,如持續挖掘歷史、各派歷史詮釋充分流布,加上重大國族事件的刺激,使雙方的敘事得以逐步磨合,而至少能在制度面上建立共識。
論文頁數:182
數位檔連結 ( tsa-th-000_20070000_0011-0000-p.pdf )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謝國雄 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 吳偉立 圓夢捷徑?--連鎖加盟制度中的創業、「資本」,與台灣資本主義 未授權
描述
關鍵字:便利商店、零售業、連鎖加盟、創業、勞動研究、資本主義目次:第一章 心之所繫與研究提問、第二章 台灣食品零售業發展史、第三章 連鎖總部與加盟門市、第四章 銷售工廠:零售門市勞動實況、第五章 借雞生蛋:加盟制度的掩蓋機制、第六章 連鎖加盟制度與台灣資本主義、參考文獻摘要:今天的台灣人到底還有沒有翻身的可能?而加盟體制是不是一個人們的翻身捷徑?這是本論文的中心問題,而我試圖以便利商店連鎖加盟體系作為個案,以謝國雄的研究成果作為參照點,來回答上述問題。首先,我整理了連鎖便利商店的總剖面與橫切面。台灣的食品化學工業起於1950年代,而食品製造業者約在1980年代初期,藉由連鎖加盟體系的協助,跨足零售業;早期的零售業者較小較分散,並沒有單一獨大的業者壟斷整個市場,然而直到1995年之後,大型的零售業者取代原先規模較小的自營業者,壟斷了整個食品零售業的產品市場。而連鎖加盟集團內部的組織,科層嚴明,紀律森嚴,組織結構猶如軍隊般,命令層層轉交,確保最高層的命令可貫徹到最低層的門市。其次,我認為目前將便利商店、零售業視為一種消費活動,錯估了零售產業的真實模樣,而我認為以勞動研究的觀點反而更能掌握助零售產業的真實面紗。便利商店的門市運作,是以去技術化的勞動過程為主體,也完全剝奪各門市負責人的實質經營權。連鎖總部將分散各地的門市化為一體,這既是先前科層制度力量的展現,同時這也是淬取門市利潤的重要步驟。第三,我透過過往的勞動研究指標,確立了加盟主在階級分類上至多只能被視為工頭,在正常情況之下甚至是門市的主要勞動者。然而加盟主卻強烈自以為是頭家,此一虛假意識,讓加盟主甘願為連鎖總部賣命,此一現象與謝國雄針對傳統製造業的研究有近似的發現。但加盟制度的制度性設計以及門市現場的主觀經驗,是此一虛假意識的誕生根源,而這一細部論證與謝國雄的發現有所差異。第四,台灣過往針對傳統製造業的研究發現,台灣的勞動體制是一個「專制市場」,而我透過公平交易法對連鎖加盟體制的審查,重新驗證了過往外包制度的發現,但零售業的例子更凸顯了產品市場的獨佔,是促成專制的加盟制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整體來說,現今的加盟制度可視為過往的外包制度的延伸,但由於經濟環境已經由較為水平競爭轉為垂直獨佔,因而勞動體制也有些微的調整。重回原初提問:加盟體制絕不可輕易視為翻身捷徑。由於國家的棄守,使得這條夢幻小徑佈滿重重危機;而今天台灣人的翻身夢想,也因為市場漸趨壟斷、且國家跟不上當今資方逃離勞資關係的速度,反而讓翻身夢想變成一座海市蜃樓,誘使人們心懷美好夢想而墮入深淵。論文頁數:143關鍵字:便利商店、零售業、連鎖加盟、創業、勞動研究、資本主義目次:第一章 心之所繫與研究提問、第二章 台灣食品零售業發展史、第三章 連鎖總部與加盟門市、第四章 銷售工廠:零售門市勞動實況、第五章 借雞生蛋:加盟制度的掩蓋機制、第六章 連鎖加盟制度與台灣資本主義、參考文獻摘要:今天的台灣人到底還有沒有翻身的可能?而加盟體制是不是一個人們的翻身捷徑?這是本論文的中心問題,而我試圖以便利商店連鎖加盟體系作為個案,以謝國雄的研究成果作為參照點,來回答上述問題。首先,我整理了連鎖便利商店的總剖面與橫切面。台灣的食品化學工業起於1950年代,而食品製造業者約在1980年代初期,藉由連鎖加盟體系的協助,跨足零售業;早期的零售業者較小較分散,並沒有單一獨大的業者壟斷整個市場,然而直到1995年之後,大型的零售業者取代原先規模較小的自營業者,壟斷了整個食品零售業的產品市場。而連鎖加盟集團內部的組織,科層嚴明,紀律森嚴,組織結構猶如軍隊般,命令層層轉交,確保最高層的命令可貫徹到最低層的門市。其次,我認為目前將便利商店、零售業視為一種消費活動,錯估了零售產業的真實模樣,而我認為以勞動研究的觀點反而更能掌握助零售產業的真實面紗。便利商店的門市運作,是以去技術化的勞動過程為主體,也完全剝奪各門市負責人的實質經營權。連鎖總部將分散各地的門市化為一體,這既是先前科層制度力量的展現,同時這也是淬取門市利潤的重要步驟。第三,我透過過往的勞動研究指標,確立了加盟主在階級分類上至多只能被視為工頭,在正常情況之下甚至是門市的主要勞動者。然而加盟主卻強烈自以為是頭家,此一虛假意識,讓加盟主甘願為連鎖總部賣命,此一現象與謝國雄針對傳統製造業的研究有近似的發現。但加盟制度的制度性設計以及門市現場的主觀經驗,是此一虛假意識的誕生根源,而這一細部論證與謝國雄的發現有所差異。第四,台灣過往針對傳統製造業的研究發現,台灣的勞動體制是一個「專制市場」,而我透過公平交易法對連鎖加盟體制的審查,重新驗證了過往外包制度的發現,但零售業的例子更凸顯了產品市場的獨佔,是促成專制的加盟制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整體來說,現今的加盟制度可視為過往的外包制度的延伸,但由於經濟環境已經由較為水平競爭轉為垂直獨佔,因而勞動體制也有些微的調整。重回原初提問:加盟體制絕不可輕易視為翻身捷徑。由於國家的棄守,使得這條夢幻小徑佈滿重重危機;而今天台灣人的翻身夢想,也因為市場漸趨壟斷、且國家跟不上當今資方逃離勞資關係的速度,反而讓翻身夢想變成一座海市蜃樓,誘使人們心懷美好夢想而墮入深淵。
論文頁數:143
權利
未授權:本藏品尚未獲得相關授權,故僅提供線上瀏覽,任何使用請聯絡相對權利單位。
數位檔連結 ( 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1-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2-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3-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4-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5-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6-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7-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8-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09-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10-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11-p.pdf、tsa-th-000_20070000_0012-0012-p.pdf )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張苙雲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蔡友月 社會變遷下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之分析 —現代醫療、文化建構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已授權
描述
關鍵字:基因、精神失序、社會受苦、社會變遷、遷移、文化建構目次:第一章 問題意識、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第二章 文獻回顧:受苦的社會根源與可能緩解之道、第三章 遷移、挫折、與精神失序、第四章 家庭功能失調與精神失序、第五章 酒、失業、認同混亂、第六章 達悟社會與不正常的人:達悟傳統、基督宗教、現代醫療三個交錯的典範系統、第七章 不同世代的精神失序者在部落的生活世界、第八章 面對受苦的經驗:現代性、精神醫療與自我認同的轉變、第九章 結論與反省摘要:這篇論文從「社會受苦」的概念出發,反省基因論、建構論、環境論三個對精神失序現象的研究取徑,釐清其各自的貢獻與限制。筆者延續環境論的基本洞見,並將它進一步與社會受苦的概念結合,以探究達悟人所面對快速顯著的社會變遷與其精神失序的關係。論文的主要分析對象,則為晚近達悟人精神失序發病所集中的大約25到60歲之間,第一代接受現代教育的壯年世代。在論文的第一部份,筆者指出,蘭嶼高比率精神病現象,反映出來一個不易察覺而卻影響深遠的問題,亦即處在快速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一個傳統原住民社會結構瀕臨解組、導致迷亂的現象。當達悟人的獨特的社會組織型態、制度、規範逐漸被外來的力量所侵蝕,遷移求生、家庭解組、個人與集體認同的改變都帶來挫折與壓力,而個人無法回應如此巨大的挫折與壓力時,酗酒、精神失序、自殺等現象便不斷出現。筆者認為,要理解達悟人晚近廣泛而獨特的精神失序現象,不能簡單地訴諸單一因素,譬如生物醫學方面的基因解釋。我們必須深入田野,接近他們當代的生活世界與日常經驗,同時也有必要輔以各種文獻資料,釐清其長久的歷史處境與其當代命運的關連。在論文的第二部分,筆者針對既有文獻對精神失序醫療化的限制,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醫療的適當定位及可能的出路,帶入社會變遷的視野,反省文化「本質性」與文化「同質性」的假設。從時間縱向的角度來看,目前交錯影響達悟精神失序者的三個典範,亦即達悟傳統、基督宗教、與現代精神醫療,從古老的時代到晚近的時期,漸次對達悟人產生影響。「達悟傳統文化→基督宗教→現代醫療」,這樣的進展,大致相當於Max Weber所說的一種現代社會逐漸解除魔咒的理性化過程。晚近達悟人如何理解與處置精神失序者,受到這個變化過程的影響。從不同世代面對的社會變遷而言,他們的老、中、青三個世代,分別經歷主要世界觀的轉換。蘭嶼的達悟部落,彷彿是一個去機構化的天然社區。其中大自然與非工業化的環境、尚存的生計經濟活動、以及緊密的家族連帶等,都有助於精神失序者精神狀態的穩定與康復。達悟精神失序者極少步入嚴重退化性的程度,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上述的條件,無疑對他們有相當正面的作用。對照那些推行去機構化運動而遭遇許多困難的高度現代化社會,達悟部落尚未充分現代化、或者說其相對的「落後」,卻恰是有利於這些社會邊緣者的地方,提供他們在那些較為現代化的社會已經難以覓得的庇護。但是在分析中,筆者也指出,對於年輕世代、甚至對那些中年的青壯世代而言,已經愈來愈不能浪漫地倚賴這種庇護。除了由於部落中緊密人際連帶關係所伴隨的歧視、偏見、與剝削之外,生計經濟勞動與所得,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一代的生活價值與自我期許。被捲入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既改變蘭嶼自然環境與達悟傳統文化,也改變了達悟人本身,尤其是他們年輕世代的自我認同,使他們趨向強調個人獨立自主、薪資勞動的現代價值與生活想像。這些顯現在精神失序個案身上,也顯現在那些照顧者的身上。在年輕世代逐漸遠離傳統、進而趨向現代性的過程中,上述那些去機構化的天然社區有利於精神失序者的條件,對那些年輕個案而言,反而轉化成有所限制的不利條件。一般而言,那些較為現代化社會中的精神失序者,往往缺乏社區的支援。對照之下,達悟部落做為去機構化的天然社區的特質,更為突出。如果我們面對達悟精神失序者與其親人的多重受苦,考慮到如何有助於舒解其磨難,而如果部落生活對精神病人有利的條件,尤其是對那些面對未來的年輕世代,卻也正逐漸削弱與瓦解,使他們可以處在自由放任的部落條件已改變,那麼屬於達悟人的「社區復健模式」究竟是什麼,可以說是未來本地的精神醫學與醫療社會學值得深思研究的問題。
論文頁數: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