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首頁 > 碩博田野歷年 > 2016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沈秀華 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 廖智怡 養育魯凱的孩子:Taromak的照顧網絡與母職實踐 已授權
描述
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探討台東魯凱族部落Taromak的母職實踐,本研究指出Taromak部落展現共同的照顧網絡,其中,商家、教會與親屬關係都扮演照顧角色,使得照顧責任並非集中在單獨的生理母親,而呈現跨越血緣的共同照顧。同時,透過養育出「魯凱的孩子」,母職實踐不局限於家庭之內,更具有集體傳承的責任。
Taromak婦女不僅是部落照顧者,更是文化傳承者。這些婦女焦頭爛額的母職實踐反映其社會處境的劣勢焦慮,以及部落的混雜性質。Taromak部落婦女在密集母職意識形態影響,以及既有照顧網絡的情境下,產生夾在中間充滿焦慮混雜的母職意識形態,是一個當代原住民婦女既有部落本身的關係實踐,卻又有身為母親的種種完美母職焦慮。
她們既希望孩子能夠在當代社會具有競爭力,又希望其投入部落文化,以讓部落得以存續。因此,一方面,Taromak婦女竭盡全力防止孩子向下流動,強調獨立吃苦的教養策略;另一方面,婦女投入部落文化工作,並肩負起凝聚部落族人的責任。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張聖琳 田野工作佳作獎 國立台灣大學 郭名揚 坪林茶戶長:茶農、茶師、茶商的技藝養成與生命風格 已授權
描述
坪林茶鄉是北臺灣少有的單一茶產業鄉鎮,因位於水源保護區之內,保有了家戶各自獨立經營的傳統,由茶戶長作為茶事業實際的經營者。本研究關注在半個多世紀的臺灣與坪林茶產業的變遷裡頭,地方的茶戶長如何在隨著城鄉發展與在地產業的變化,將在地技藝形塑成為地方特產,並兼具小農與小頭家的特質,扮演著產銷體系裡頭的不同角色。本研究採行的研究方法為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進行一手的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並搭配二手的內容分析與論述分析。本研究發現,坪林茶產業裡頭有著茶農、茶師、與茶商三種角色;每一位茶戶長,扮演了地方茶產銷鍊上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都有他們獨到的技藝,並各自開展出特殊的網絡關係,成為獨當一面的經營者;此外茶戶長在角色的重疊、轉換過程中,相互競逐茶葉的技藝、品質、利益、與榮耀,更進一步形塑了各自的獨特性。而這些茶戶長的生命風格,就展現在不同角色的技藝與網絡之中。
 
指導教授 學位 校系 姓名 論文題目 權利
王振寰 田野工作佳作獎 國立政治大學 徐禹錚 加盟的加盟?論苗栗地區房屋仲介業的勞資範疇 已授權
描述
近三十年來,新經濟的邏輯正在改變雇傭關係,隨之越來越多的工作以「勞不勞、資不資」的樣態出現,房屋仲介業的「高專」即是一例。本文採取文獻分析法與田野調查法進行研究,旨在透過回答「加盟的加盟」在苗栗地區房仲業界的精確意涵,進而對新仲介時期高專營業員與公司間勞資範疇的混同進行探討。本文針對房仲業的發展史、制度性安排及勞動過程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儘管房仲業營業員主觀認知自己與公司之間是「承攬關係」或「加盟關係」,但實際上他們極有可能是「雇傭關係」;也因此,前述房仲高專營業員跟公司為「加盟的加盟」的關係之說法並不成立。其中,房仲業的「網絡」是關鍵;對營業員而言,網絡是其賴以為生的「生產工具」,但它同時也是公司所有擁有的「資本」。此處「生產工具」與「資本」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於馬克思的定義,而這正是房仲業勞資範疇混同的根源:網絡看似是營業員交換訊息下必然會形成的結果,但營業員和公司都沒有實質擁有此「生產工具」,且公司實際上也沒有投資創造此「資本」,不過公司卻享有控制生產過程的權利。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家對於房仲業勞資範疇介入的方式僅僅規範了「人必歸業,業必歸會」的框架,使得公司在一開始就佔據了控制位置,同時這也是讓《勞基法》對高專營業員的保護實際上難以發揮作用的主因。本文透過剖析高專營業員與其所屬公司之「加盟的加盟」關係,除了讓我們重新理解「生產工具」及「資本」這兩個勞資關係研究的重要概念外,也達到還原高專營業員真實勞動處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