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消息TSA News
首頁 > 學會消息TSA News
2020年台灣社會學會年度碩士論文獎、碩士論文佳作獎公告
2020-11-17
說明:
2020年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共有30篇碩士論文參加甄選,由碩士論文獎評審委員會歷經初審、外審、決審三階段選拔,決選出兩篇碩士論文獎、四篇碩士論文佳作獎
 
A:碩士論文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彭皓昀 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潘美玲 難民性的再生產:以Majnu-ka-tilla流亡藏人為例
謝璇嬋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曾嬿芬 學工生產線?「新南向」學生的遷移過程與機制
 
得獎說明:

彭皓昀

作者建立的難民居住地治理關係下的四種理想型,定位其研究田野MT是都市聚落。在此一都市脈絡下的流亡藏人棲居處,分析流亡藏人與地方社群的交往互動,以理解印度社會和流亡藏人的關係。第三章MT的發展史中,人群安置涉及的政府行動,MT作為藏人棲居地的空間樣貌,土地資本,都有很好的說明,以此展現了在國家治理下的藏人居於隔離與庇護之間。此文文字流暢,分析深刻,適度的理論對話。作者視難民為行動者,是在流亡過程中變化的社群,第四章以此立論,討論流亡藏人內部歧異性(1979年之後流亡的藏人無難民身份亦無土地,經濟上更為弱勢,而在個人生命週期中何時流亡至印度也有重要影響)如何在流亡過程中產生影響。難民性,難民的共同經驗與處境,如何在每日生活中被社會再生產,結構性的國家力量又如何介入難民性的再生產。理論意涵深刻。

謝璇嬋

該篇論文討論新南向移工的形成,國家政策、制度、私校、仲介、學生的遷移基礎設施,以及移動者的對成功的想像和渴望。最後,導致台灣私立後段大學在自利的邏輯下,與移工、教師、學校形成一個制度的陷阱,一個互相綑綁的結構。文筆很流暢,雖然採用半結構的訪談比較多,但資料挖掘得很深入。即便「學工」原來國家的「牛頭」無法採訪到,但不影響討論台灣這一端的學工、教師、學校、國家政策之間形成的結構。分析層次、理論觀點都應用的很好。分析層次包括南向政策、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後段私立學校、移工(學工)、仲介等面向,並系統性的推導結論,論點完整清晰。
 
B:碩士論文佳作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房春旭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蘇國賢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Educational Inequality, Educational Return and Educational Composition on Social Fluid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施懿倫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吳介民 從協調到衝突:香港政治運動的原型與變異
孫宇凡 中山大學哲學所 洪世謙
萬毓澤
Structure, Actor and Eventful Temporality: Towards A Neo-Sewellian Theory of Logic of History
游詠馨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曾凡慈 常與異之間的游移人生:亞斯論述、認同與社交常規
 
房春旭
 
本文從階級流動的框架出發,探討當代中國流動的情形。從傳統流動表分析出發,本文進一步的探討世代、教育報酬與階級優勢對於階級流動的影響。在主題的選擇上較難脫離傳統地位取得與流動的研究,不過,在分析上採用相對複雜的模型。在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邏輯的推演上皆有其嚴謹性。以碩士論文的層級來說,值得獎勵。
 
施懿倫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與學術價值明確,且有較為複雜的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分別建構出三種理念類型,再依時間順序進行說明。其中學術貢獻,主要在於以W. Sewell的理論概念修正了C. Tilly的抗爭劇碼解釋。
 
孫宇凡
 
本論文的研究創見與學術價值明確,對於相關的理論文本進行了細緻的考察與詮釋,且具有完整的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分別建構出三種理念類型,再依時間順序進行說明。其中學術貢獻,主要在於以其他古典理論與當代理論資源,來修正W. Sewell的理論,並且提出Neo-Sewellian的理論。
 
游詠馨

本論文分析亞斯伯格症在台灣的醫療論述與疾病敘事的轉變、以及台灣社會的社交常規對於正常人的社交能力之預設,如何形塑具有亞斯伯格症者的生命經驗,並且探討亞斯伯格症者,如何在醫療診斷以及文化框架下形塑/游移其認同,以回應其生命處境。這是一本理論運用得宜,分析工整的論文。圍繞著亞斯伯格症,作者處理了醫療論述、社會常規、認同三個面向,分析細緻。在理論對話上相當好的呈現了醫療社會學的成果。這是這篇論文的優點。但也正因為面面俱到,中規中矩,本論文對於醫療社會學既有的理論成果,較未能發展出更進一步的對話或挑戰,這是較不足之處。
 
頒獎時間地點:
 
台灣社會學會會員大會暨論文獎頒獎典禮
時間:2020年11月28日12:30-14:10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系館R101
 
評審委員會召集人:葉欣怡(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評審委員會名單: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古明君(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王梅香(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蔡博方(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陳易甫(台北大學社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