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社會系6/4「女工之死:一個關於『鬧鬼』的人類學研究」演講
2025-05-25
【題目】:女工之死:一個關於「鬧鬼」的人類學研究
【時間】:2025年6月4日,13:30-15:30
【地點】:中山大學社科院3004-2
【講者】: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依學院(John Jay College)人類學系教授
【演講簡介】:
(1973年發生在旗津的「高中六號沉船事件」導致25位年輕女性不幸喪生,後續引發不少相關的討論及研究。李安如老師在2008年來到旗津,正是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命名的那一年,她之前在研究全球資本主義擴張和台灣父系家族之間的互動關係時,最好奇的是兼具勞工、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等各種身分的女性,如何在種種強大的結構性限制下找到能動性(agency)。
《女工之死》探討台灣後工業時代關於女性勞工角色的公共敘事如何轉變,書中論及宗教人類學、「鬧鬼」(haunting)與鬼魂研究(spectral studies)、女性勞動史、記憶與紀念、城市研究與地方創生等議題,由此剖析歷史、集體情感、記憶的公共表達的本質,她以「二十五淑女墓」和「鬧鬼」的故事為核心,串聯起這些在過往討論中多半分別論述的不同面向,以及這些獨立的領域是如何相互關聯、彼此交織。

【地點】:中山大學社科院3004-2
【講者】: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依學院(John Jay College)人類學系教授
【演講簡介】:
(1973年發生在旗津的「高中六號沉船事件」導致25位年輕女性不幸喪生,後續引發不少相關的討論及研究。李安如老師在2008年來到旗津,正是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命名的那一年,她之前在研究全球資本主義擴張和台灣父系家族之間的互動關係時,最好奇的是兼具勞工、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等各種身分的女性,如何在種種強大的結構性限制下找到能動性(agency)。
《女工之死》探討台灣後工業時代關於女性勞工角色的公共敘事如何轉變,書中論及宗教人類學、「鬧鬼」(haunting)與鬼魂研究(spectral studies)、女性勞動史、記憶與紀念、城市研究與地方創生等議題,由此剖析歷史、集體情感、記憶的公共表達的本質,她以「二十五淑女墓」和「鬧鬼」的故事為核心,串聯起這些在過往討論中多半分別論述的不同面向,以及這些獨立的領域是如何相互關聯、彼此交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