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新人發聲/陳亮宇
2024-06-27


陳亮宇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各位社會學的前輩好,我是自2024年2月1日起,在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任教的陳亮宇。感謝彭松嶽秘書長邀請,讓我有機會在《台灣社會學會通訊》向各位介紹我自己。
 
其實,我最初有點猶豫是否撰寫此文,因為就學科訓練和認同而言,我畢業於政治學系和政治學研究所的公共行政組,博士學位也並非是社會學。不過,考量到目前在元智社政系的任職情況,往後應該有不少向社會學(與社工)前輩請益和互動的機會,思索過後,還是決定向各位拜個碼頭,分享我的學術生涯歷程。
 
我大學就讀於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大二由公共行政學系段重祺老師開設之「公共政策」,是影響我未來走入該領域研究的重要啟蒙。我特別認同老師引述Hugh Heclo的觀點,將政策分析描繪為「在政治場域和權力運作下,探索各方對問題界定與方案選擇的解謎過程(puzzling)」。另一項學術啟蒙,來自大三由公行系黃東益老師開設之「方案規劃與評估」。在老師鼓勵與指導下,我們成功申請到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由前推進或由後推進?油電混合車政策執行途徑之探討」,這也是我第一次與永續的研究結緣。
 
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公行組)期間,我對於指導教授:林子倫老師引介西方民主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的審議轉向(deliberative turn)特別感興趣,也和老師耕耘在強調審議、論述、敘事、詮釋與批判的後實證政策分析之理論與應用。該政策研究陣營也常稱為審議式政策分析(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DPA)或詮釋性政策分析(interpretive policy analysis, IPA),以歐陸和英國為大宗,荷蘭亦是該學派重鎮之一,這也部分解釋了我為什麼選擇負笈荷蘭。
 
有幸考取公費留學之「政策規劃與評估」獎學金後,我最初前往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區域研究所,幾年後卻遇到系所內鬥,以及指導教授即為內鬥核心而離開的情況。為此,我聯絡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社會科學院的人文地理、規劃與國際發展研究學系的Joyeeta Gupta教授,並轉至其門下完成博士論文。我隸屬的治理與涵容發展(governance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研究群組,同儕們廣泛來自世界各地,並以南半球國家各項治理議題為研究主題。
 
在Joyeeta Gupta和Courtney Vegelin兩位老師指導下,我的博士論文以「科學與政策界面」(science-policy interface, SPI)為主軸,結合多層次和跨層次思維,探討不同治理層次(國家、省、市)的專家,如何影響不同層次(國際、國家、省與市)的中國氣候政策,知識又如何水平、垂直地流動,好推動政策制定、執行與評估。除了分析專家如何影響決策者和政策過程,我還探討不同層次的政治環境與各項因素,如何影響決策者的政治考量,使得他們接收專家建議後,做出(不做出)決策,以及專家除了科學家身分,有時也扮演政治代理人(political agent)的角色。
 
國際層次上,我以三個氣候談判議題(碳排放之計算、碳預算、技術轉讓)為例說明,中國專家並非單方面影響決策者,亦非單純為中國決策者背書,而是與決策者共同產出(co-produce)中國的氣候外交政策;就國家層次而言,我以三個政策議題(碳減排目標、氣候法、碳稅vs.碳交易的選擇)為例說明,即便專家已給予決策者充分的專業支持,最終政策仍受到政治脈絡和各部委角力的影響。
 
就地方而言,我以廣東省、貴陽市(貴州省)、廣元市(四川省)和青島市(山東省)等案例說明專家在低碳省/城市試點、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以及碳交易試點等政策均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決策者採納專家建議,朝向「低碳發展」和「低碳經濟」道路背後,其實各有其發展策略的務實考量,未必是單純追求減碳。
 
返台後,我曾參與工研院綠能所能源與淨零策略研究室的「公正轉型研究專案」,以及由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政策學系李天申副教授主持之研究計畫,以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為例,探討文化行政法人在績效評鑑、採購與財產管理,以及經費自籌與商業化策略等面向的運作情況。獲得教職前一年,我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劉康慧教授底下做博士後,主題與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數位治理與智慧城市相關。
 
投稿寫作方面,我持續和臺灣大學政治系的博士候選人徐俊明和陳佩琪合作,研究內容分別是臺灣自《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至《氣候變遷因應法》立法與修法的政治過程,以及三接遷移/藻礁公投案的各方政策論述分析,未來研究預計會聚焦更多地方環境、永續政策中的社會面向。
 
在元智任教的第一個學期,我負責碩士班的調查研究(社會調查師認證課程之一),以及大一必修:社會心理學,一頭栽進彷彿永無止境的備課漩渦裡。為了準備教材,我買了十本社會心理學教科書(含翻譯書),發現即便社會心理學包含「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等兩套內功心法,目前坊間教科書仍以心理學為大宗,較少以社會學觀點為主軸的討論,也未跟上最新社會發展。例如,在性別、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方面,有提及之教科書仍以男性和女性的二元觀點和詞彙為主,未能解釋LGBTQ+等群體的情況,在討論性別平等時,也多以兩性平等為主,沒有延伸到所有性別認同群體的平等。這部分,或許仍有待前輩們與同行們共同努力,未來培養出一些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大師。
 
再次感謝彭秘書長邀請,讓我有機會向師長朋友們以文字的方式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