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新人發聲 / 張明宜
2022-07-08

文/張明宜(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我出生於彰化員林,成長於一個算是風險家庭,父親早逝,低學歷的單親母親加上五個年幼的女兒。爸爸過世後阿公曾希望媽媽帶著五個小孩回後壁讓他就近照顧,但媽媽害怕我們長成後和她一樣低學歷做著下流工作,拒絕了這項提議,更讓我們國中畢業後考北聯、離家讀高中念大學,於是,15歲之後我就成了北漂青年。
 

       小時候填AB卡時,談到家庭社經,媽媽讓我勾選「小康」這個選項,再長大一些,覺察到開學季時媽媽總是要到處奔波籌措我們的學費,那時候開始知道我的家庭狀況也許不是我以為的小康。媽媽開了一間木材工廠,整理廢木材賣給工地做板模,我高中時一直以為媽媽是所謂的藍領,直到後來讀了謝國雄老師的文章,才發現她原來是個小頭家。
 

       我成長時期家庭狀況看似沒那麼好,但求學路上很幸運的一直有貴人相助,國中時,幾位老師做為「中介」,為經濟資本不足的我動員了強大的社會資本,在我升國二時把我拉進學校裡的人情班,享受著最好的師資、課後補習半價,還有一群極為優秀的同學為我帶來強大的同儕影響,讓小時候不愛唸書、討厭做作業的我,就這樣順利的完成高中、大學教育。
 

       我大學時就讀心理系,那時候以為個別差異中的人格、自尊、內外控與成就取向等個人特質很大幅度的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涯路徑,碩博班時期,延續心理學的訓練,我轉到教育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期待自己以「專任輔導老師」之姿踏入中等教育,卻意外因為校內給博士生的補助斷炊,於是投入中研院社會所吳齊殷老師的團隊,從兼任助理開始接觸社會學研究,生涯自此有了轉向。
 

       在中研院社會所,我從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YP)開始認識貫時性追蹤調查,從資料使用中深化了我對量化方法的學習、對因果與機制的探究,從TYP的友誼網絡資料整理開始認識社會網絡分析,在旁聽了幾位老師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等課程、讀了AJS上利用add health資料進行社會網絡分析的文章後,決定了博士論文的主題,順利畢業後正式開始一段長長的,半自願、半結構限制的流浪歷程,說是流浪,能「停滯」在中研院社會所這個各種資本都最豐富的地方也是一種幸運與幸福。
 

       我的學術興趣是社會網絡與社群媒體、社會科學量化方法、青少年研究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大致以「青少年」為核心,我的博士論文以教育制度與學校脈絡為切入點,使用貫時性資料系統性的描繪台灣青少年的成長軌跡。台灣青少年的身心狀態,與其升學階段緊密的相關,而位居升學弱勢的青少年,因此在身心疾病相關的症狀上都具有較高之風險,我特別關注友誼網絡能否做為支持/資訊/資源的重要渠道,能否翻轉因家庭資源不同帶來的不平等。在台灣的升學制度下,與社經水平、學業成就相關的特質主宰了青少年的友誼交往,階層化的交往模式可能帶來的不平等之同儕影響。博士畢業後,我也在幾位老師的帶領下,持續參與中研院幾項與社會網絡相關的新興與主題計畫,我近期的研究重點在耙梳人們在社群媒體上留下的數位足跡,探究社會連結的結構與形式如何隨著時空與科技演變,傳統社會以關係或熟識為主的人際網絡因而轉納入更多接觸網絡,可能挑戰既有文獻對於社會連結、網絡界限與人際區隔、網絡組成之界定。
 

       在教學方面,我目前在輔仁大學教授社會統計、教育社會學、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等課程,我的量化魂讓我無論在上什麼課程,都會在不知覺中帶入量化模型中的思考,常常落入自high,而學生好像鴨子聽雷的情形,也因此,在教學這條道路上我還在努力摸索學習,期許自己能夠更貼近學生的思考邏輯,能結合日常的媒體識讀於統計方法的學習,將生硬的統計知識轉化為素養,慢慢的讓學生開始不畏懼、能夠有興趣、願意持續學習。同樣的,在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等課程上,我也期許自己能逐漸累積教學功力,帶領學生看到這個領域有意思之處、能夠產生興趣與熱情,即便有著資料與方法上高高的門檻,也能不畏懼的持續深化與鑽研。
 

       我沒有受過社會學系統性的專業訓練,認識社會學後覺得我生涯路徑中自以為的各種轉折實際上是源於社會結構限縮後的機遇,也因此,社會學之於我就是相見恨晚,影響極大,更深深的激發起我以為自己好像不太足夠的研究魂。感謝輔仁大學社會系願意收留我這個門外漢與離群值,讓我能留在社會學界持續與社會學培養感情;在教學上,我也期許自己能如同那些曾經引領我的師長般,陪學生走好一段路,進而激發起學生對社會學與量化方法的興趣與熱忱;在研究上,能夠持續做出一些不只是讓我自己覺得很有意思、也能獲得別人認同的好研究。
 

       未來的路,也請大家繼續多多給予指教(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