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新人發聲 / 林傳凱
2022-07-08

文/林傳凱(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各位同仁好。我是林傳凱,2020年來到中山大學社會系服務。在此,我想簡要介紹我的學思軌跡,及近年來的一些實踐與構想。
 
       我並非「正宗」的社會學學徒。大學時期,我就讀台大人類學系,由於學士論文的緣故在蘭嶼住了近一年,並對「研究」與「實踐」的關係產生迷惘。此後我報考台大城鄉所,初次接觸「空間」理論,也初次面臨把「所學」與「實踐」結合的挑戰。在碩士論文,我嘗試爬梳了在日本政府、國民黨政府的兩波「官方民族主義」工程下,一類在台北四處流動而無定所的民間信仰實踐──「迎尪公」──規訓、逃逸、流變的過程,並說明最後怎麼使一些聚落的信仰對象從原本的「尪公」移轉至「媽祖」。這篇論文的完成,受益於兩位在知識立場上頗有差距的教授──夏鑄九、吳叡人──的共同指導。
 
       博士論文的階段,我轉向另一群讓我深深困惑與著迷的對象──戰後初期參與共黨地下組織而被捕的抗爭者。在幾位政治犯前輩的引路下,我開始走入了難以言述的田野歷程。最終,在歷經訪問了三百多位政治犯前輩,及整理約一萬餘人的政治檔案後,我在柯志明、蕭阿勤兩位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戰後台灣地下黨的革命鬥爭(1946-1955)》。這項研究有幾項特點:(1)我對晚近的「(民主主義的)線性史」不滿,也對主流認定戰後抗爭主要浮現於1980年代的說法感到懷疑;(2)戰後臺人為何接受共黨動員?一方面,我認為沒有單一的認同變遷軌跡;一方面,也認為要還原到人們的在歷史舞台上的「位置」才能解析。究竟一位佃農、國營企業工人、自營工匠、大專院校學生、受過日語教育的部落菁英……所歷經的「戰後」與認同變遷並非同一件事。因此,我引入了Fligstein與McAdam於2012年發展的策略行動場域(strategic action fields theory),將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國家建構與共黨的地下動員,按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國營企業、不同的自營工匠、農業生產、山地行政……等場域依序分析,並重建複雜且充滿機遇的歷史過程,最終指出所謂「求同存異」的「統一戰線」如何在改朝換代的動盪中短促形成與崩解;(3)由於台灣學界對「抗爭」的研究,多聚焦於1980年代後成為主流形式的「社會運動」。因此,我引入Tilly、Tarrow、McAdam於2001年發展的鬥爭政治理論(contentious politic theory),試圖由「機制」解析必須隱匿活動的「列寧式地下先鋒黨」的動員、文化生產、抗爭、權力運作……等問題。
 
       2018年夏秋,我完成博士論文,進入中研院社會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不過,我最渴望的不是進入學院,而是將這些年從口述、田野、檔案中發掘的資訊,包括遲遲未歸還家屬的政治犯「遺書」……等資料,帶回原初的家庭或鄉里。我在2018年10月左右提出「歷史鄉鎮化」的構想,嘗試與教育工作者、創作者、地方群眾據點……結合,以「故事」形式將當初「本地」發生的事情重構與帶回本地的教育、廟埕、路口……等地轉譯與訴說,至今已經累積超過1300場次。相關經驗曾受邀以〈迎魂歸鄉──如何在各鄉鎮談「白色恐怖」的一點筆記〉發表於《台灣民主季刊》;也應本系同仁趙恩潔的邀請,以《倒退著走向未來:一條白色小徑的探索之旅》發表於「芭樂人類學」網站,可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摸索「社會學分析」與其他表述形式交流、結合、或相互激盪的可能。在延續「歷史鄉鎮化」的構想下,我開始與文學、視覺藝術、劇場、各種形式的創作者合作,包括參與《無法送達的遺書》的新版改寫,及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的《白色恐怖小說選》、《白色恐怖散文選》的總註釋等工作。我也以共同創作者的身分,參與了2019年以來綠島藝術季、當代藝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空總C-Lab當代文化實驗場,以及韓國第十三屆光州雙年展(光州事件四十周年展)……的創作,協作形式包括版畫、裝置、錄像……等,近期更開始學習audio walk的創作。我也以顧問的腳色,頻繁與劇場工作者合作。其中「再拒劇團」的作品「明白歌」並獲得第18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目前,我將繼續參與劇場、電影、藝術策展……的顧問或創作,並嘗試將相關經驗轉化至課堂教學。
 
       2020年秋天,我進入中山大學社會系任教,教授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調查……等課程,也與系上同仁葉高華嘗試開發「檔案與社會研究」等新課程,引導研究生利用近年開放的大量公私機關檔案進行研究。同時,我也形成了下一階段的研究計畫。我想延續我博士論文的研究興趣,探討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開啟國家(再)建構的「另一面向」。我認為當時有雙重任務──鞏固對本地社會的統治、鞏固對過百萬離散者的統治。1949年前後,離散來台的外省籍人士超過百萬人,占整體人口比例約15%。根據檔案,1949後「白色恐怖」受整肅的對象卻有約45%為外省籍,兩者相距甚大。目前,我先聚焦於「外省政治犯」中約占70%的軍人政治犯,一方面探索戰後軍事部門的制度重構、規訓、騷動的辯證軌跡;一方面,也聚焦於底層陸軍、金門與馬祖「實驗戰地政務」的個案,探索國家、鄉愁、身體、慾望、政治認同間複雜而糾葛的治理軌跡。期望,我能對於戰後政治秩序如何成形?國家如何治理社會?社會如何回應國家?……等問題,提供一點點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