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追憶陳小紅老師/陳宗文
2021-12-28
文/陳宗文(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今(2021)年三月間,知道老師剛動完手術,在家休養,便找了個日子,前去拜訪。見老師精神尚佳,相約待我訪韓數月之後,夏天再敘。當時也談到一些未來可能的研究,相當期待。孰知九月以後,老師狀況急轉直下,十月急送醫後,就再也無法返家。
 
老師是我踏入社會學領域的啟蒙者。我1996年到政大社研所的第一門課,就是她開設的組織社會學。她原本專長在都市發展研究,在進入政大民族社會學系任教之後,不僅個人將研究方向從邊陲轉向當時重要議題,也致力推動民社系順利轉型為社會學系、設立碩士班,付出相當多的心力。這門組織社會學課,也是某種形式的回應吧。
 
後來,我請她擔任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由於我的研究方向雖與組織有關,卻偏科技產業,是她較不熟悉的領域,她就為我找到當時分別任教政大商學院和中研院的兩位資深學者,邀請擔任我的口試委員。這二位學者後來都對我影響深遠。老師擅於到不同的領域找到對的人,做出對他人、對社會有實質幫助的事,從這件事可見一斑。
 
在我繼續攻讀博士的時期,老師則因緣際會,成為政大社會科學院第一位女性院長。期間我曾幾番回去探望老師,都只見她忙於公務的身影。原來在她院長任內,為學院奠定了許多迄今都仍影響深遠事業基礎,包括開設學程專班,以及完成最大的工程:將學院從原本山上校區,搬遷到現今的山下綜合院館。這些事轉眼已經二十年,許多後人只能乘涼,卻不清楚前人的建樹。
 
在我準備博士論文最終答辯之前,指導教授希望有一位台灣的學者參與,提供諮詢意見。我隨即想到老師。一方面是老師的學術經歷,能得指導教授肯定,也對我的論文有莫大幫助;另一方面也因她外語極佳,長期維持有穩定的涉外學術關係,而與我其他的口試委員絕無溝通問題。老師知悉此事,一口答應,讓我相當感動。畢竟只為一場口試專程飛一趟法國,是極其辛苦的差事。
 
這些日子在整理老師遺留在學校辦公室的研究資料,意外找到她早年在匹茲堡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的論文,是一本厚實、打字編排工整、內容豐富的著作。從老師早期的著作,可以想見當時她是如何挨過辛苦的留學生活。她也一直用這樣的治學精神鞭策自己。經常聽到老師提及前一天是怎樣趕夜車、熬夜完成一項研究、一份計畫。而且老師留下來的,仍在進行中、尚未完成的手稿文件非常多,顯見她持續不斷有研究活動,即使是在繁忙的公職任內。
 
是的,老師在2012年從學校退休,轉任經建會副主委,開始另一段意外卻艱苦的文官職涯。因她事必躬親的態度,且將做研究的嚴謹精神帶入官場,使她八年在政府任職的經歷,是在高度身心壓力下走過。或許也因此緣故,她在2020年卸下監察委員工作,就不幸罹上惡疾。
 
老師是說話不多,行動積極的人。她不擅於表達感情,卻能適時給人溫暖。這在老師的告別追思禮拜中,看到、聽到許多人的見證與分享中得知。九月間,老師因經常住院,少有探視的機會。有一次,為知道老師狀況,就以請益如何做好系主任工作的理由,與老師通電話。只聽到電話另端,老師虛弱的聲音,囑咐許多要注意的方面,一再提醒、關心。即是身體極其不適,依舊要照顧學生,聽著心中很是不忍。
 
相聚總有離別時。面對永訣,總有許多放不下的事。老師一生盡心侍親、獻身教育、服務國家社會,更有難以割捨之情。但她最後在台大醫院安寧病房的那些日子,因作了重要的選擇,已把生命交托給上帝,卸下一切勞苦重擔,是一無掛慮的。她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心中就是感恩。這是充滿恩典的離別,相信老師已在天父之側,無比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