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新人發聲/黃芳誼
2021-09-28


黃芳誼(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由於我每個求學階段主修的領域均不同,原先對社會學僅有粗淺認識,真正正式的學習,是從進入美國社會學之學術體制開始。對我而言,社會學獨特的魅力在於能讓我透過「社會學想像」找到關於人生很多重要問題的答案,諸如「我是誰?」「為什麼我會這樣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行為舉止?」「社會如何影響個人?」、「個人如何改變社會?」。
 
教學豐富我的生命
 
在美國求學時,才剛入學不久,就開始要擔任教學助理,教美國大學生社會學,這對我變成一項重大挑戰。從一邊修課、一邊教課過程中,我慢慢愛上社會學。美國人在大學社會學教育重視三件能力培養:社會學專業知識訓練、批判思考能力、組織與表達能力。所以教授社會學過程中,每門課必定要求學生完成閱讀與撰寫對文獻之批判見解、領導分析討論、分組團隊發表等作業與任務。
 
佛羅里達州政府規定大學須將社會學列為必修課,尤其是要攻讀理工科系或醫學主修的學生,都必須要修滿固定社會學相關課程之學分才能畢業,因為修社會學課程的學生非常多的情況下,所以佛羅里達大學社會系要求所有碩博士學生每學期都至少要獨立教授一兩門以上大學部社會學通識課程,我也因而在入學後就開始教社會學,從此愛上社會學的教學。美國的大學生習慣發問、喜歡思考,熱愛表達與分享,所以上起課來無不有趣,從教「家庭與婚姻」、「社會學」、「社會問題研究」等各門課過程中,透過體驗「社會學想像」之思考脈絡,不斷翻新思考,讓我自頭徹尾的顛覆自己過去既有的想法與對事物詮釋之觀點。
 
於美國留學期間,啟蒙我的教授如Charles Peek、Monika Ardelt、Christine Overdevest在專攻健康、醫療社會學、老年研究領域中,不厭其煩地教導我,更是對我如同家人與朋友般的提攜。回台灣後,首先,非常感謝中研院歐美所邱紀尊老師的幫助與指導,使我得以博士後研究員身份專注於研究中,並惠賜我寶貴的研究批評與建議。此外,由衷感激歐美所內老師與同儕也給予我許多鼓勵。接著,十分感恩也很榮幸地加入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這個大家庭,讓我得以將所學發揮,充分感受到學系內同仁互動如同家人般溫和親切、同事間相互鼓勵與幫忙、學生學習力強、謙恭禮貌、亦有研究潛力。
 
研究激發我的成長
 
我的研究專長主要是社經地位與性別不平等、政策分析,特別圍繞於年金不平等、老年性別健康不平等、健保政策分析之議題。首先,當我通過公費留考「老年經濟安全學門」後,教育部獎學金成為我出國唸書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我也在留學期間努力了解美國的老人年金系統,我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美國「社會安全金」領取時間點。透過美國退休金的研究,讓我了解退休不平等,舉凡藍領勞工工作過勞,晚年健康太差、無法工作而被迫提早退休、領取不足額退休金,但白領勞工在晚年體能較佳尚能延後退休。此外,富有階級負擔得起提前退休享受晚年生活,但貧窮階級基於經濟情況差,靠少許退休金無法生存,只能繼續賣老命工作賺取薪資。再者,我的研究也著重於美國在退休金的運作、性別與健康差異對領取退休金時間點的影響,以及人口老化帶來的退休金不足的改革,諸如延後法定請領年紀、減少領取的金額、提高富人稅收、增加薪水中按月所扣繳保險金額、去除最高薪資中扣繳保險金額的上限、確定給付走向確定提播制等。
 
其次,除了退休金不平等以外,我另一研究興趣老年之健康不平等,主要探索的問題:隨著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人們變得比較健康抑或比較不健康、從生命歷程觀點來分析老年男女隨年齡增加與時代變化,在健康上的性別差距會逐漸縮小或擴大?而該差距受到社會性別文化價值觀、收入、教育等社經地位的影響又是為何?最後,我的研究旨趣亦聚焦在健保政策的發展,分析美國健保政策「病患保護及平價醫療法案」自2010年通過之後的變化,未來研究方向希望能針對台灣與美國健保政策與退休金制度進行分析比較。
 
結語
 
踏上社會學教與學之旅程,讓我學會用「社會學想像」來思考生命問題與探索社會政策的變遷。雖然有時感覺社會結構不斷形塑個體的思想、行為、人生,但另一方面,我堅信個體仍有主體性與自主力量能夠改變社會結構,因此,人類社會才能不斷有進步的歷史出現。
 
十分感謝臺灣社會學會葉欣怡秘書長的邀稿,讓我得以分享社會學的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