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通訊】新人發聲/李韶芬
2021-04-06


文/李韶芬(清大社會所 專案助理教授)

        感謝台灣社會學會葉欣怡秘書長的邀稿,回想踏上社會學之路得利於許多因緣。我的第一位社會學老師應該算是台灣社會。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決定告別自己成長追隨的升學主義,想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也算是尋找自己。一路懵懂摸索與機遇交鋒,從商業部門的經紀國際表演藝術活動、社福NGO企宣,到進入公部門,成為辦理台北市失業暨身心障礙勞工就業促進、綜合研考的國家公務員。近十年的工作經驗,原來滋養了日後赴法攻讀勞動社會學的豐饒沃土。在打造自身成為基層「勞動者」的實作中,我體驗了勞動與社會生活的繽紛樣態,商業、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部門經營治理的邏輯、社會關係互動法則、團體合作的樂趣、共事情誼與個體差異。在公務基層眼見社會政策如何缺乏核心價值引領,受制於組織集體運作的能動性和政治力左右,欲探索更廣闊世界的心願未曾放下,透過台灣社會納稅人的集體協助(公費留學考試「比較社會福利與政策」學門),辭去公職,轉往傳說中著有社會主義思潮的法國,自語言班開啟三十而立後歸零過關斬將的日子。
 
        正式的社會學修習從進入法國社會與學術體制內展開。碩班階段我進行了兩份研究,第一年在Marc Bloch大學Maîtrise階段,我進入Strasbourg公立就業服務中心觀察實習,分析國家就業服務與求職者之間的關係形式。第二年轉往巴黎,在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EHESS)社會學系主任Serge Paugam教授指導下完成量化分析的碩士論文,從法國促進弱勢者就業政策的受益者職涯發展的貫時資料證得他們受困於不穩定(Précarité)的泥沼,同時呼應了我在台北負責失業者就業促進(workfare)政策的經驗。在出國前,得知考取公費留考一週後,我摯愛的祖母即因中風癱瘓、氣切從此成為臥床的植物人。與家人心急如焚尋找養護機構安置的那段日子,發現了一個對當時的我來說,與自身於城市的生活平行存在的黑暗世界—宛如被生命遺棄,受苦無助的扭曲黑洞。因此,在追隨Bénédicte Zimmermann教授指導博士論文階段,我一償宿願,決定研究無法親自為祖母所做的—照顧勞動和照顧者,同時也對應自己希望關注底層勞動者的學術志向,惟盼祖母不是全然白白受苦。
 
        因緣際會,當時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哲學、社會學、心理學)陸續引進英美的照顧倫理學說,打開學術界與社會對Care議題的關注。受到啟發,我從照顧與正義在現實生活中看似互斥的現象[1]發想問題意識,並受法勞動社會學(或美國芝加哥學派)置身工作場域探究勞動世界的學術傳統吸引,進入法國和台灣的失能老人照顧機構,展開為期兩年的田野調查,在七家機構跟隨照服員觀察他們輪班工作以及機構的經營管理,與各類工作人員進行七十餘訪談。在分析上,立基於Amartya Sen的正義理論—Capability approch,我發展了兩個分析概念:「照顧他人的能力」及「關注自我的能力」,來探究照顧勞動的生成(工作 )與基層照顧勞動者(人)。透過分析國家政策制度、機構的組織邏輯與底層照顧勞動者的主體性等條件如何交互作用,解釋失能老人獲得Care的打造過程,以及「照顧他人」與「關注自我」的自由,又是如何被體制分配,兩者如何鑲嵌建構出當代照顧勞動的型貌,回應研究的提問 :什麼是照顧他人的「能力」(照顧與正義的關係究竟為何 )?
 
        留學法國的時光亦牽起我與比較研究的緣分。除了博士論文處理台法比較分析之外,法國社會內部豐富的多元性、各類文化社群間的交往衝突、歐陸的歷史脈絡與歐盟的政治框架,自身偶受歧視或困頓的日常經驗,到貼近受暴力(所謂的「恐怖主義」攻擊和社會政治衝突)催化的社會氛圍與生活秩序,均刺激了我將「比較」成為一項反射。儘管修習法語和社會學過程中不少煎熬,但豐富的智識傳統及文化差異令我猶如海綿般得以汲取無盡的思想大海,不僅看見「社會」之所以可能的各種可能性,同時返問自身與社會何以如此。回到台灣,感謝在中研院擔任我博士後指導教授的謝國雄老師,儘管我的論文以非國際主流外語的法文寫就(有種寫了結果彷彿沒寫的幻滅感……),仍耐心地質問我、給予批評指教和鼓勵。我亦感謝清華大學社會所的沈秀華所長與全體同仁,讓當年不知何時才能抵達目的地的社會學之旅,因有幸教學、與同學們教學相長而重新出發!
 
        我的教學與研究旨趣,主要圍繞在探討人們勞動生命無限的豐富性,無論是生產還是再生產(照顧與家務)活動,都是創造社會生活的骨幹與血肉。人們透過勞動打造偶寄社會的一方空間,牽動關係之網,幻化自身的認同,劃分人際間的權力和利益,同情共感,追尋意義與存在的苦樂、解放自由或被其囚禁、甚遭遺棄,特別是受制性別或族群各種社會分類的不正義處境。有感於台灣勞動者「多做少說」的傳統文化特質,以至我們對勞動累積的知識遠不足夠勾勒當代台灣多樣的勞動經驗與社會邏輯,因應社會急遽變遷遭遇的困境,希望在未來能以教學與研究繼續耕耘。目前已開設課程包括:照顧社會學、勞動就業與性別、不穩定社會學、比較研究與方法等。另一關注面向,或許接近當年出國前在永和社大認識Pierre Bourdieu的第一本書La Misère du monde (「世間疾苦」)吧。希望任何看似偉大的理論概念,不過是為了益於生命所盡的一份效勞,將焦點還給穿透社會,努力活在世間的人們。
 
 
[1] 譬如台灣引進外籍看護移工支撐台灣的血汗長照近三十年,其勞動與生活條件絕非本國勞工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