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吳鴻昌老師紀念文集】哀鴻昌之逝,痛學界之失
2020-03-02
文/湯志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雖然我並非毫無準備,但乍聽到鴻昌離開的消息,仍感到一片茫然,十分震驚與不捨。這一切不但來得迅速而突然,而且前陣子他不才情況穩定,乃至有所好轉嗎?難道上天是特意給他這段時間,讓他在不言別的情況下與親朋好友們有再次相聚的機會,好一貫地留給我們一個他始終瀟灑的印象嗎?
  坦白說,我自己是做不到「不怨天、不尤人」,弄不懂老天為何如此不公平,硬是要讓一向與人為善,各方面表現皆佳的鴻昌遭此劫難,讓他正當壯年就得告別繽紛的人生舞台。可是鴻昌自知道自己罹癌以來,仍不改其溫溫君子的本心,我不僅沒聽過其喊痛討拍,更不曾見他怨天尤人過,反而一本其學者本色,努力鑽研致病成因及各種應對的方法,一心想戰勝病魔。
  令人惋惜的是,時間不站在他這一邊,以致他在準備不足、匆促上陣的情況下,終輸掉了這場試煉。這既是他個人的不幸,也是整體學界的損失。早在他發病前,我便常告誡他和一些相熟的年輕朋友,不要「一代不如一代」。我指的是身體健康的狀況,而非學問與研究的表現。因為隨著整個社會環境與學界生態的改變,我感到身體一代不如一代的趨勢似頗為明顯。因此,儘管年輕一輩在養成時有較好的知識環境與學術訓練,不論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上常較我們年長一輩為佳,不斷推動整體社會學界在學問與研究上的進展,卻難以抵銷因為耗損過快而來的損失。
  鴻昌習慣上尊稱我老師,其實我只癡長他幾歲,不過是較他早些入行的學長而已,只是因緣際會下恰好有幸擔任他博士論文的口試委員,所以才被稱做老師。後來他雖在我的名下擔任博士後,協助我進行關於現代性的主題計劃研究,並合寫了幾篇文章,但我實不敢以老師自居。因為不論就學問的淵博與思考的縝密來說,鴻昌皆不遑多讓,何況我從他身上學到的,肯定比我能給他的要多的多。
  我在幫鴻昌寫找工作的介紹信裡常提到,自己最初是從師友的口中聽到他的名字,後來瀏覽過他探討人民主權的觀念史的碩士論文,也覺得師友們的評價並無過譽之處。不過,我真正對他有較深刻的印象,是他先我一步,在期刊上發表了篇檢討新經濟社會學鑲嵌命題的文章。剛看時我著實吃了一驚,因為我們不但引用同一批文獻,連主要觀點都極類似。在欣喜吾道不孤之餘,也不免有些擔心會否讓不知情的讀者誤會有抄襲的嫌疑。還好細讀下去,發現我們的著重與關心點還是有所差異,剛好可收互補之效。
  可惜僅是幾年的差距,整個學界的生態便有巨大改變,僧多粥少的情況讓能否順利謀得職位某程度有賴於運氣。而本土博士在找工作上更日益陷於不利,而不免令人有生不逢時之嘆。我有幸搭上高教擴張的末班車擠進學院的窄門,小我幾年的鴻昌一輩卻只能常吃閉門羹。儘管或早預見這樣的變化,但鴻昌不論在讀博班或畢業後取得正式入場券後,始終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選擇走較難走的路,而不願隨波逐流,寫些易發表但不見得有重要學術意義的論文。在我心中,他是位真正的學者,認真對待自己所奉獻的學術研究志業,而不接受任何非學術理由的打折。為此,他自然付出不少代價。但我相信,他過得心安理得。他不必倚靠外在世俗標準來肯定自己,因為他早已發光發熱,一路以來不但照亮旁人無數,也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與貢獻。
  去年初我們在國際書展為新書宣傳時,大家便訝異於鴻昌怎麼突然瘦這麼多。他說自己為了解決脊椎側彎造成的背痛,開始進行減肥的計畫,還很高興地分享自己的心得,說從每餐只要少吃一、兩口飯開始,再散散步,便可有效地減重。我當時便覺得他的臉色很差,很怕會否有其他問題,但也只往減重減太快以致傷到了身體的方向想。到暑假後,才聽他說最近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攝護腺癌,且已有轉移的現象,幾個月的時間便這樣平白錯失了,委實令人扼腕。畢竟,誰想得到如此年紀輕輕就有癌症的問題。就算身體有些不舒服,大概也只會以為是自己累過頭,休息不夠而已。
  在接受正式治療後,鴻昌的狀況明顯有起色,他也開始認真研究起飲食、治療等各種相關訊息,與我們大家分享。他不但跟大家一同出席年底社會學年會的新書論壇場次,而且整個人看起來氣色很好,遠比年初的狀況令人放心許多。我原本還跟他約2月25日要一起吃個飯,沒想到19日接到他來信說狀況惡化,需住院觀察而無法赴約。因我緊接著有事離開台北,想說等回來再找時間去看他,沒想到才一返抵台北,就接到他過世的消息,恍如晴天霹靂。
  沒想到,他還來不及看到我們最新合寫的文章在International Sociology刊出,便離開了我們。當林秀幸戲稱的「三劍客」缺了一角,我不知道我們如何還能以三角隊形互相掩護、打氣,奮力往前推進。這些年來因為有像鴻昌這樣的年輕朋友相處,自己才能擺脫日益加深的不知為何而寫的心灰意冷,重燃研究的熱情與挑戰大題目的勇氣。雖然我很想這麼安慰鴻昌的在天之靈,「你想做但來不及做的,我們幫你補起來」,但我根本不敢誇此海口,因為實在力有未逮。就算找得到能力相若者,怕也缺乏同樣堅毅的意志而又甘於淡泊。對喜歡講結構的社會學家來說,個人似總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但今天,我徹底了解了什麼叫「痛失英才」的錐心之痛。有鴻昌在,或許我們也不見得能改變什麼,但少了鴻昌,肯定很多事會變得不再可能。我只能跟自己說,要追隨鴻昌奮戰不懈的精神,而不能灰心喪志,這樣才對得起他,也是紀念他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