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Others
首頁 > 其他Others
【新人發聲】新人發聲/余貞誼
2019-05-21
新人發聲/ 余貞誼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

        這個時候說啟蒙,必然就是以現在走到的位置去決定當時機遇的意義。我是臺大社會系第一屆推薦甄試入學的學生,收到錄取通知的同時也收到一串書單。也許是老師們看穿我們這些懞懂應試的「新人」其實茫然於自己跟前的學科,因此期勉我們能利用入學前的時間親近這門知識。我穿著高中制服,揣著書單,走進生平第一次踏入的台中市立圖書館,開始穿梭於那些陳舊的、瀰漫霉味的書架中,搜尋應該被端起的目標。我非常記得,第一本被我找到的,是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只能囫圇吞棗的讀著,掂量著這也許就是知識崇高的重量。幾年後在「社會網絡」的課堂上重遇此書,同學們七嘴八舌的將它拆解、重組又翻轉。再回首望向初時的青澀,總算開始有點相信,那把惦量知識重量的秤,有跟著歲月的累積持續翻新。

從敘事分析到數據分析
        從大學時代到碩士班,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女性主義,採用的方法取徑則為質性研究。大四時在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中以女警作為研究議題,探討警界的性別隔離狀況及其幽微的權力控制;碩士論文則因自身經驗的困惑而探討受過女性主義教育的學子進入媒介職場後的認同與實踐經驗。到了博士班,除了延續過往的關懷而走進敘事研究的領域(包含敘事與認同、敘事與文學),在博士論文的階段,則因為研究問題的需求,開始踏足了計算社會科學的範疇。

        我的博士論文處理一個非常平凡的提問:人們如何使用自己的社群媒介?在這樣一個似乎沒有表面謎團,未見理論張力,也可能無法讓人充滿興味的追問「那所以呢」的題目,我衷情的是人們如何在日常微觀場景與鉅觀文化脈絡相互滲透的過程中,將社群媒介置放於生活的時間結構之內,並為其賦予個人化的意義。我以時間作為探究此議題的框架,以大河時間、生涯時間、與每日時間三層次的切分,來論析人與社群媒介的互動關係。在每日時間的面向中,我採用lifelogging的形式來記錄人們一天24小時以手機、電腦瀏覽器使用社群媒介的時間點資料(為期六週以上),同時輔以個人訪談來探究人們如何理解和詮釋自己的使用模式。這些細瑣資料累積起來,經過數據分析與視覺化的呈現,能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鳥瞰式描繪(如使用的量、次數、週期等指標),進而成為一個引入詮釋的破口,讓我們更為細緻的看見,人們在日常生活使用社群媒介的「做科技」行動,是如何鑲嵌在一連串複雜的物質與文化因素中。

        取得博士學位後,我到中研院社會所進行博士後研究,開展文本探勘(text mining)的方法取徑,以此來討論PTT八卦板上的「母豬教」現象,包含事件熱潮的興起脈絡、參與者的組成結構、情緒基礎、展現的性別挑釁氛圍、及其造成的網路參與排擠效應。此外,由於加入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我也運用臉書打卡點的資料作為觀光客的鄉村凝視指標,並綜合其他資料來討論台灣農村發展願景的想像,是如何在政府、在地居民、外來組織、與觀光客等不同行動者眼中形構出異質的樣貌。

社會學的跨域新展望
        今年初來到高醫性別所任教,所上學生的背景多元,關切的觸角也具相當的異質性,從線下社會到網路社會的現象都成為他們的研究素材。而身處醫學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院,可以說是座落在一個跨域學習與合作的有利環境中。未來,如何在教學與研究上融合社會學、性別研究和STS的視野,來與跨領域的學科知識相互碰撞以激起火花和反思,將會是我努力的方向。

        寫完上一段的最後一個字之後,我想起過往在某個關卡曾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妳未來會對社會學界有什麼樣的貢獻?」當時的我處於人生惶惑期,所有的承諾都太重,遠方都無以眺望,因而我給了一個非常無為的答案。而現在能寫下這樣的展望終於是種成長了嗎?我每天伏案抬頭時看見的辛波絲卡〈可能〉,是我默念的答案。 

「多虧,因為,然而,僅管。…..」